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文和先生的骰资,(https://xueqiu.com/6069997131/321348889)
说实话,之前我认为蒙牛还是很不错的。但是自从被整编之后,越来越不行了。
根据2023-2024年的财务数据及行业分析,伊利股份在经营能力上整体优于蒙牛乳业,主要体现在收入规模、盈利能力、业务结构、费用控制及战略执行等方面。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:
一、营收规模与增长质量收入体量
2024年上半年,伊利营收599.15亿元(同比下降9.49%),蒙牛营收446.7亿元(同比下降12.61%),伊利营收规模是蒙牛的1.34倍。
2023年全年伊利营收1261.79亿元,蒙牛986.2亿元,差距进一步扩大。
收入结构:伊利液态奶收入占比从80%降至60%左右,而蒙牛仍依赖液态奶(占比超80%),伊利通过奶粉、冷饮等多元化业务提升增长质量。
净利润与盈利质量
2024年上半年,伊利净利润75.31亿元(同比增长19.44%),蒙牛净利润24.46亿元(同比下降19.03%),剔除伊利出售矿产的一次性收益(约23.6亿元),两者净利润差距仍显著。
净利率:伊利长期维持在7%-8%,蒙牛为5%-6%,主要因伊利费用控制更优。
二、业务结构与竞争力液态奶业务
伊利液态奶收入规模长期领先,2024年上半年液态奶收入占比约60%,蒙牛则超80%。
高端化:蒙牛特仑苏、每日鲜语等高端液态奶毛利率更高(2023年蒙牛液态奶毛利率39.09% vs 伊利38.58%),但高销售费用侵蚀利润。
奶粉及奶制品
伊利奶粉业务2023年收入超200亿元,市场份额跃居中国第一,蒙牛仅约50亿元(含奶酪业务),差距显著。
高毛利品类:伊利奶粉及冷饮业务毛利率超40%,推动整体盈利水平。
国际化布局
伊利通过收购新西兰Westland、东南亚市场扩张等,2024年上半年国际业务增速达7%;蒙牛海外业务受挫,增速放缓。
三、费用控制与渠道管理销售费用率
蒙牛销售费用率长期高于伊利(2024年上半年:蒙牛28.4% vs 伊利24.63%),导致净利率差距。
渠道模式:伊利采用“多级分销”模式,对下沉市场(三四线城市)渗透率超86%,促销效率更高;蒙牛依赖“大商模式”,渠道控制力较弱。
营运效率
总资产周转率:伊利0.94(2022年) vs 蒙牛0.79,反映伊利资产使用效率更优。
应收账款与存货周转:蒙牛通过延长回款周期提升周转速度,但伊利整体管理更稳健。
四、战略与风险应对奶源控制
伊利通过控股优然牧业、海外并购等,掌握优质奶源;蒙牛依赖现代牧业等联营企业,但历史并购(如雅士利)导致商誉减值拖累业绩。
行业趋势响应
伊利加速布局低温鲜奶、奶酪等高增长品类,2024年冷饮收入占比达12%;蒙牛虽发力奶酪(妙可蓝多),但奶粉短板难补。
股东回报
伊利分红率长期超70%(2023年79.94%),蒙牛2023年提升至65%,但稳定性不足。
五、未来增长潜力伊利优势:多元化业务、国际化布局及奶粉市场领先地位,预计未来3年营收增速8%-10%,净利润增速10%-15%。
蒙牛挑战:液态奶市场饱和、奶粉业务弱势及国际化成本压力,需通过高端化与品类创新突破瓶颈。
总结伊利股份在经营能力上全面领先蒙牛乳业,核心优势体现在:
收入规模与盈利质量:更高的营收基数、净利润率及分红率;
业务结构均衡:液态奶依赖度低,奶粉、冷饮等增长点明确;
战略执行力:渠道下沉、国际化布局及奶源控制更具前瞻性。
尽管蒙牛在液态奶高端化上表现突出,但过度依赖单一业务、高费用压力及历史并购拖累使其整体经营能力弱于伊利。未来,伊利有望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,而蒙牛需通过战略调整缩小差距。
$伊利股份(SH600887)$ $蒙牛乳业(02319)$ $光明乳业(SH600597)$